近日,为认真贯彻两会精神,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修养和拥有战略性眼光,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和模范带头作用,就在了解两会的基本知识和精神,以及聚焦某些热点议点的基础上,外语系学生干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今年两会顺利召开,提出了政府对各个领域发展的新构思,新方向。结合毛概课的内容和两会精神,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则。评价一名学生,重要的是看做法,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我校的校训是“做人,做事,做学”,无论是校训,还是两会精神,在精神和思想世界里,给予了指导。然而,一个会“消化”的人,就是看他能不能将大的理论转化为小的思想,能不能学以致用。
这次两会主要内容大多数都是关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教育方面,并以实际行动把两会精神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中。我最有感触的是两会中,葛剑雄教授的提议“恢复和发展中等专科和职业学校,使毕业生合理分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中级人才。”因为我自己也是从中职学校升学上来的,大家并不怎么重视中职教育也导致中职生的我们对自己也没有信心。但是,其实中职生教育做得很不错啊,就我本人而言成长最快的就是在中职那三年。两会关注教育,我们学生也理应当多关注两会。这既是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该做的
在这次两会的教育内容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希望能给中职、高职这样的学生多一些出口,比如允许他们考公务员、研究生等。
他们的希望也就是现如今我们所希望的。我是从区重点考到现在的专科的,因为觉得学的东西对以后找工作更有帮助。但父母总归是希望我是可以考本科学校以后考公务员考研这样。所以如果以后能允许高职学生考公务员和研究生,那应该会有更多的父母允许孩子考中职高职。这这样对中职和高职的发展也会有所帮助吧。
无论是历届两会还是关于教育的座谈会,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总是络绎不绝。在这样的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资源公开共享的时代,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显得日趋重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进而实现社会价值。但就个人价值而言,传统方式的知识灌输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信息多元化,教育方式的丰富化,目标指向无疑都是为了人才的创新培养。具有一个开创性思维、精英式想法、与时俱进的思考方式成为靶向。单方面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转变成多样化。
我认为在一个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功底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创造性的培养一个具有新时代气息的青年。时代不停变化,人才的培养也应不断变化。在信息量爆炸的今天,我们应该都放手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其中包括学生明白是非的能力,学生自主性完成事情的能力,学生开拓性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学生多方位培养自己能力的方式,以及如何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开展一个新型的培养模式。这既是对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落实,也是对中国梦的践行。中国梦要求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力。正如我系所实行的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一样。虽然我们学习的是外国的语言,其实更里的是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融西我用,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中外求索中,在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文化视野和综合素质,这是对早期教育结构的挑战和调整。切问而近思,博学而笃行。在新形势在,只有开展多样化课程,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高层次和战略性的创新型人才。例如外语系从学科的丰富性入手,开展酒吧文化、秘书基础、商务函电和酒店管理等多方向课程,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语言知识系统体系,为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辅助建设和发展。这样意义上的外语+人才才是目前形势下所需要的外语人才,才是一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不仅仅是社会现在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梦践行的要求。
两会虽然结束了,但春天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起点就在脚下。通过两会的学习,我们应该牢记伟大的使命,为社会主义建设再造辉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坚定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