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关于开展2017年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一流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大事的通知

发布者:黄杰发布时间:2017-05-15游览次数:26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上海市

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一流专业)建设教学

设计比武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的通知》(沪教委高〔2001〕20号),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经研究,决定举办2017年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一流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武专业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年上海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15〕21号)被批准开展“上海高等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专业,原则上必须参加本次比武。同时,各高职高专院校(含本科高职学院,下同)推荐1个“一流专业建设”的专业参加本届比武大赛。

二、比武内容

比武包括三方面内容:专业主任说“一流的专业设计和建设”,骨干教师说“一流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教学校(院)长说“一流的制度建设和保障”。

三、比武方式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承办比武活动的初赛、复赛和决赛的组织工作。

2. 参赛专业需递交专业主任、三名骨干教师(必须为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教学校长的相关文字材料和视频。视频不得超过10分钟,技术标准参照2016年比武大赛的要求。

3. 专家组对参赛材料进行初评,遴选进入复赛的专业。复赛采取现场评议形式,参加复赛的人员必须与初赛一致,说课教师在现场随机抽取,专业主任、骨干教师、教学校长的陈述均不得超过10分钟。陈述报告结束后进入专家互动答辩环节。专家根据陈述及互动答辩质量进行评分排序,选取相关专业进入决赛。

4. 决赛采用现场评议形式,每个专业(包括专业主任、骨干教师、教学校长)的陈述时间总计为20分钟。全市高职高专院校组织人员现场观摩,并以学校为单位参与现场互动和投票。根据现场专家评分和观摩院校投票结果,决出一等奖、二等奖和最佳说课奖等奖项

四、材料报送

本次比武递交的参赛材料为:比武书面提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表以及相关视频2017年6月1日开始,各校可通过“上海高职教育服务平台”(http://gzfw.edu.sh.cn/)内的“教学比武(2017)”栏目进行相关材料电子版和视频上报。递交参赛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30日。

初赛拟定7月举行,复赛和决赛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人:李联系电话:021-54253051;15721490062;电子邮箱:shsgzjxyjh@163.com

  

附件: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一流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基本要求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7年4月21日

  

  

  

  

  

附件:

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一流专业)建设

教学设计比武基本要求

(一)专业主任说“一流的专业设计和建设”

具体要求

要点说明

1.一流定位

根据本专业实际,科学设定并清晰阐述本专业在相应范围内(可在国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内、上海范围内选择)同类专业中的水平目标定位

2.一流对标

根据本专业目标定位,科学遴选国内外标杆专业,清晰阐述本专业与标杆专业存在的差距

3.一流建设

根据对标分析,科学设计本专业在相应范围内要到达“一流专业”水平的专业建设路径,形成清晰的“一流专业建设路线图”,并对建设路线图进行阐述

4.一流成果

根据专业建设路线图,提出可检验、可监测的专业建设预期成果,成果达成后应能支撑该专业成为相应范围内的“一流专业”

  

(二)骨干教师说“一流的课程设计和教学”

具体要求

要点说明

1.一流定位

根据本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科学设定并阐述本课程在相应范围内(可在国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内、上海范围内选择)同类课程中的水平目标定位

2.一流对标

根据本专业设定的标杆专业,清晰阐述本课程与标杆专业相同课程的差距

3.一流建设

根据对标分析,科学设计本课程在相应范围内要到达“一流课程”的建设路径,形成清晰的“一流课程建设路线图”,并对建设路线图进行阐述

4.一流成果

根据课程建设路线图,提出可检验、可监测的课程建设预期成果,成果达成后应能支撑该课程成为相应范围内的“一流课程”

  

  

(三)教学校长说“一流的制度建设和保障

具体要求

要点说明

1.一流定位

清晰阐述该专业在本校总体专业布局中的定位,以及该专业建设对本校其他专业建设的带动示范作用

2.一流创新

清晰阐述为达成“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学校层面所必须匹配的行政管理、人事分配、内部质量保证、学生管理等多方面的机制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情况

3.一流保障

清晰阐述为达成“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学校层面在领导组织、师资队伍、质量监控、经费保障等方面取得实效的保障举措

  

备注:1.可从4个层面界定“一流专业”:在国际上同类专业中位居一流、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一流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位居一流

“专业建设路线图”可参考“085工程专业建设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