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四史”学习教育】学习回信精神,奉献奋斗青春(二)

发布者:张思矛发布时间:2020-07-22游览次数:111


◆ ◆ ◆ ◆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对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鼓励,更是对全体青年学生的鼓励。为了更好地学习回信精神,19商务日语1的同学们在2020721举行了主题为“学习回信精神,建设人民城市”的团日学习活动。

◆ ◆ ◆ ◆

活动第一项,由同学们自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内容,随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交流心得,抒发感想。


    郝晨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一代青年,我们青春梦想应该在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心有“大我”,培育家国情怀,与时代同步伐、共命运,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摒弃精致的利己主义,我们才不负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并且,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要用拼搏昭示希望。

王可卿: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展望历史,过去经历的种种从来都不是容易的,老的时代已成历史,新的时代正蓬勃发展,而我们青年人正站在历史交替的分界线上,厚重的接力棒正马不停蹄的向我们奔来,而我们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稳稳的从一双枯槁的双手中接过时代的重担,历史在进步,各种改革被推翻,被实现,中国越来越强大,这些都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正是我们青年人栽树的时候了,这是最好的时代,中国梦将由我们青年人实现。

从学习“四史”到现在学习回信精神,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现在已有的青春应该是奋斗的青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服务队全体的回信中说到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启发,心中有理想,心中有信念,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青年的青春同样也是奉献的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的希望:“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青年兴则国家兴,我们青年应当埋头苦干充实自己,然后投身到国家、人民中去,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自己的奉献。


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保护自己。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在学习革命精神的同时,团支书还向大家着重介绍了暑假安全知识,并提出了衷心建议。从出行安全到居家安全,从疫情防护到防火防盗,安全隐患可能存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每一位同学去预防和掌握处理措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才能奉献社会,才能享受生命的美好。

在这次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大家都知道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更明白“青年”二字的深刻意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我们已做好从前辈的手中接过接力棒的准备,并时刻准备开启新的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