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学习教育

【“四史”学习教育】以史为鉴知兴替,带你走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之旅

发布者:张思矛发布时间:2020-06-19游览次数:56

    “四史”学习教育,不仅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延续。2020619日上午,耿步健教授的《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隆重开讲。


讲座回顾

 耿教授从三个历史节点切入,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来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史,带我们重温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历程。

同时,从科技进步、产业体系、经济体系、基础设施体系、金融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新动力、对外改革开放等方面系统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奇迹,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逻辑因素和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观、始终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秉承接续奋斗的精神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


心得体会

封晓莉(外国语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报告从三个节点,以无可争辩的事实阐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新中国史和党的奋斗史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天换地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充分说明,我们党的光荣与伟大。通过今天的“四史”学习教育,我们外国语学院的广大党员教师将在热爱祖国中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利益,在奉献祖国中体现对于国家、民族和民办教育事业的担当,在建设祖国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用我们的行动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体现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高雯(外国语学院分团委书记):历史的对比最有说服力,选择1840年、1949年、2019年三个历史节点前后进行对比,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的沧桑巨变,看到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轨迹。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创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新中国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继续奋斗向前的路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刘芳(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主任):今天在线观看了耿步健教授主讲的“四史”学习教育第二讲: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耿教授分别从194919782019年三个时间节点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经济在共产党领导们的带领下是如何做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耿教授从科技进步、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金融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新动力以及对外改革开放等六个方面系统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巨大发展的重要奇迹。并分析了奇迹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而做到始终坚持马克思注意方法观和文化观,始终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秉持继续奋斗的精神则是直接原因。70年间,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为具有重要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带动作用越来越大,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版图和世界发展格局。70年,世界见证了中国全球坐标的位移,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毛劲草(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主任):今天在线观看了耿步健教授主讲的“四史”学习教育第二讲: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从“四史”教育中汲取信仰之力,把稳思想之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强健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信仰力量的支撑。从“四史”教育中汲取党性之力,让初心薪火相传。上海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重温红色革命精神,铭记党的革命历史。不忘初心跟党走,革命薪火代代传。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教育中锤炼坚强的党性,永远保持忠于党、为人民服务的博大情怀,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广大教师不仅要自己学还要在教学中自觉加入自己的学习体会,融入到教学中去,灌输给学生。

胡多芯语(教师党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开放史,是党员的必修课。学习四史是中央要求也是现实需要,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研究和升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带领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现在“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中国制造”迈向“智慧制造”;现代农业体系也初步建立与完善,养活解决了世界近百分之二人口的吃饭问题,从温饱迈向全面小康,“吃得健康”成了老百姓日常关注的问题。这次的疫情其实也是对吃的健康的问题的一次反映,好在我们坚守住了考验!服务业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我们也建立健全了基础建设体系,其中交通运输,电信网络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还有科学的金融监管,有效调控体系,经济协作区的建设等这些都使我们的幸福感稳固增长。

熊芸(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主任):今天聆听了耿步健教授主讲的“四史”学习教育第二讲: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感受颇深。70年沧桑历程,70年改天换地。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正是中华民族日益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历史。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为具有重要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带动作用越来越大,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版图和世界发展格局。70年,世界见证了中国全球坐标的位移,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从1840年的虚弱落后,到1949年的历史低点后奋起,再到今天的强国新貌,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是中国奇迹、世界奇迹。

王静媛(教师党员):今天我在线学习了上海师范大学耿步健教授的《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讲座。中国,从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产品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尽管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走过一些弯路,但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观,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并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中国经济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努力奋斗吧!

井丽霞(教师党员):今天有幸在线观看了耿步健教授关于“四史”学习第二讲——“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专题讲座,受益匪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耿教授讲到,7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耿教授用一系列亮丽的数据展现 70年来中国经济和科技进步成果,中国从“一贫如洗”到“中国奇迹”惊羡全球,从“洋火洋钉”到“中国制造”风靡世界,我国经济实现了巨大腾飞,取得了世界罕见的发展成就,让世界为之惊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将满怀信心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国道路”书写世界经济奇迹,以史为鉴,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承担教育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到底。

汪兰(教师党员):今天聆听了耿步健教授主讲的“四史”学习教育第二讲: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感受颇深。今非昔比,能很直观地感受到近现代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从强到弱的历史巨变。70年来中国经济奇迹般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今天的中国老百姓来说,粮食消费为主已经是过去时,肉、蛋、奶消费量正在不断提升,“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应有尽有。

吕小玲(教师党员):今天有幸在线聆听了耿步健教授主讲的“四史”学习教育第二讲: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受益匪浅,让我对新中国从成立初期到如今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7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70年来,党带领人民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和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坚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我们党和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四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魏倩(教师党员):今天学习了耿步健教授主讲的“四史”学习教育第二讲: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党员教师能够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同时还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党一直坚信并且坚持这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相信人民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所说“中国是在亿万人民的手中创造的”,这些快速的经济发展背后是因为我党始终秉承接续奋斗的精神,始终围绕着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各种奇迹的背后都彰显出了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发展的道路上,我党应始终饱有这份自信,迎难而上,再创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