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学术讲座——ChatGPT给翻译带来的隐忧与疏解

发布者:潘苹发布时间:2025-04-24游览次数:95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师生的科研学术能力,416日晚,外国语学院线上举办了一场主题为“ChatGPT给翻译带来的隐忧与疏解”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政担任主讲嘉宾,外国语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讲座由姜诚副教授主持。


姜诚副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中,张政教授围绕ChatGPT简介、语言技术溯源、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及启示等五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在实践应用层面,张政教授以ChatGPTDeepSeek等工具为切入点,详细剖析了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的特点。同时,从技术哲学这一宏观视角出发,深入探寻大模型翻译背后隐藏的问题,引导师生思考如何识别并应对这些潜在隐忧。

张政教授在线分享

张政教授深入解读了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与内在原理,向师生们介绍了其独特的泛化能力和涌现能力。在阐述大语言模型为翻译和教学领域带来的机遇时,他提到,大语言模型功能丰富多样,具备良好的交互性和一定的准确性,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然而,他也着重指出,大语言模型带来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如可能导致翻译主体意识弱化、产生语言污染与偏差,甚至会引发人类语言功能退化等问题。

谈及人工译者在大语言模型时代的优势与应对策略时,张政教授强调,人工译者在编译、改译工作中,以及处理语言细微差异和风格把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他强调,译者要深入了解大语言模型的运行原理,夯实自身的语言基础能力,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将大语言模型作为辅助工具,并学会对其生成的内容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编辑。


参会师生互动交流


在交流环节,参会师生针对“AI技术与译者主体性”、“AI技术与翻译学习”等问题与张政教授进行深入交流。李梅院长总结指出,此次讲座为师生们带来了关于大语言模型与翻译的深度思考,为大语言模型时代人机关系的哲学反思以及人工智能翻译的优化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对推动翻译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后期,外国语学院将持续举办此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助力师生不断提升学术素养。


文稿:郭宇博

初审:曾冠冠

复审:胡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