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外院学子投身上海国际木工机械展志愿服务,以专业实践书写青春担当

发布者:潘苹发布时间:2025-09-22游览次数:26

99日至12日,中国(上海)国际家具生产设备及木工机械展览会在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名学子积极参与此次展会志愿服务,在会展场外与场内的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用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以专业素养架起跨文化沟通桥梁,收获满满成长与感悟。

会展场外篇:贴心服务,筑牢展会“第一扇窗”

在浦东国际机场,外院学子24级谭云轩同学承担参展嘉宾接机引导重任,成为展会面向嘉宾的“第一扇窗”。他们身着正装,驻守在T1T2航站楼国际到达区域,手持接机牌,迎接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无论是从开罗、伊斯坦布尔、曼谷(素万那普)远道而来的行业专家,还是经深圳、北京首都转机的外国友人,学子们都以热情的微笑和流利的英语上前寒暄。他们耐心介绍所在位置、前往国家会展中心的大致车程,贴心提醒大巴发车时间与安排,用细致服务缓解嘉宾长途飞行的疲惫。

志愿服务中,学子们不仅专注于与嘉宾的沟通,还积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他们提前与司机确认发车时间,灵活应对多位嘉宾同时到达的情况,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与前期准备对保障服务高效推进的重要性。每一句“Welcome to Shanghai”,都承载着学子们的真诚与责任,也向中外嘉宾展现了上海的国际形象与中侨学子的良好风貌。

会展场内篇:专业助力,搭建交流“连心桥”

展会期间,驻守在场馆内的外院学子同样展现出卓越的服务能力与专业素养。23级蔡锦萱同学负责接待来自俄罗斯、英国等国的买家,陪同参观木工机械展。面对初次接触的俄罗斯买家,尽管起初因语言差异和对工作配合度的担忧感到压力,但在工作伙伴与俄语翻译老师的协作下,迅速进入状态利用专业语言能力,在前往展馆途中高效完成电话预约,确保买家到场后能有专业人士接待介绍,助力买家顺利穿梭于7.1馆与8.1馆,深入了解各类木工机械设备。

在陪同买家看展的过程中,学子们时刻保持专注,实时拍照记录买家停留的展会全貌、展会负责人的工牌以及买家与工作人员的会议记录,为展会后续工作留存重要资料。当遇到临时任务——引导60位外国游客关注国际木工展多平台账号时,学子们积极克服外国买家防诈骗意识强的沟通难点,凭借耐心与技巧顺利完成任务。此外,还有同英国买家开展“砍价环节”,纯正的英语交流让沟通更加顺畅,为买家与展商的洽谈搭建了顺畅的语言桥梁。

在场馆内,外院学子不仅是服务者,也是学习者与交流者。24级王奡雯在海外买家国际会廊,迎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面孔。志愿者们近距离接触来自德国、意大利、日本的工程师,见证智能切割机床凭借激光精准定位的科技魅力;与马来西亚、印尼的木艺匠人交流,聆听家乡特种木材的故事。从技术参数到设计灵感,从行业动态到文化差异,学子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拓宽视野,也深刻感受到会展“汇资源、流信息”的本质——每一次微笑、每一场介绍、每一张递出的名片,都是无声的文化传输与商业对话,而他们则是这场对话中重要的纽带。

实践悟成长,感恩学院赋能量

此次上海国际木工机械展志愿服务,让外院学子们受益匪浅。在与中外嘉宾、买家的沟通中,他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见证了外国买家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也了解到中外木工及家具行业的差异与发展趋势;近距离接触各类先进木工机械设备,直观体会到科技对提高工作效率、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更被行业从业者对技术的钻研精神与对高端定制的追求所打动。

更重要的是,学子们将课堂所学的外语专业知识与跨文化沟通技巧充分应用到志愿服务实践中,不仅提升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还深化了对专业价值的认知——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连接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重要桥梁。

外院学子纷纷表示,此次志愿服务机会来之不易,衷心感谢学院为大家搭建了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优质平台。未来,他们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收获转化为学习与成长的动力,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在更多舞台上展现中侨外院学子的风采,为跨文化交流与行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稿:谭云轩、王奡雯、蔡锦萱

审核:李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