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活动】赴一场红色之约走进团中央机关旧址

发布者:潘苹发布时间:2025-10-29游览次数:36


当指尖拂过老建筑的青砖黛瓦,当目光掠过泛黄的史料与珍贵的实物,一段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在眼前徐徐展开——这里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一处镌刻着百年前青年理想与担当的红色地标。

 推开纪念馆的门,时光仿佛倒流不同于传统展馆,这里的多媒体情景剧用声光电复刻峥嵘岁月,风雪交加的场景再现刘胡兰就义的壮烈,渡江战役片段中飞溅的"江水"让人身临其境,互动问答和学雷锋小游戏更让红色精神可感可学。

由此,同学们不禁发出感想:

24日语1孙梦涛

 推开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的木门,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青春战场。展柜里,青年团员们用过的油印机还留着油墨痕迹,泛黄的宣传传单上“觉醒”“奋斗”的字迹力透纸背;复原的会议室里,简易木桌旁仿佛仍能看见先辈们围坐讨论、为救亡图存振臂疾呼的身影。

 这些展品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一代代青年与时代同行的见证。从过去为民族独立奔走,到如今为强国建设奋斗,青春的底色始终是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更懂得“共青团员”这一身份的重量——既要传承先辈的热血与理想,更要在当下脚踏实地,用所学所长为社会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芒。

24日语2吴其峰

怀着敬畏之心走进中共二大纪念馆,青灰色的石库门建筑静静矗立,仿佛仍在诉说百年前的峥嵘岁月。推开厚重的木门,展厅内的灯光柔和而庄重,一组组文物、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复原场景,瞬间将我拉回1922年那个风雨如晦的夏天。

最让我驻足良久的,是玻璃展柜中首部《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复刻本。泛黄的纸页上,字迹工整清晰,从党员条件到组织制度,每一条款都透着先辈们为党立规、为民族定向的深思熟虑。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党章,它像一盏明灯,为初创的党组织筑牢了根基,更让迷茫探索的革命之路有了明确遵循。不远处的复原会场里,简易的木桌、褪色的靠椅、墙上悬挂的马克思画像,还原了当年12位代表秘密召开会议的场景——他们不顾白色恐怖的威胁,激烈讨论、凝聚共识,最终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

从分析国内外形势到调研工农需求,先辈们用脚步丈量国情,用思想破解困局。我忽然明白,中共二大的伟大,不仅在于制定了纲领与党章,更在于它让中国共产党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者,成长为有明确方向、有严密组织的先锋队。

走出纪念馆,阳光洒在石库门的门楣上,心中满是震撼与触动。百年前,先辈们在黑暗中开辟道路;百年后,我们在光明中接续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会带着这份历史的厚重感,以先辈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务实行动践行初心,让青春在强国征程中绽放应有的光芒。

24日语2邱宇宏

怀着崇敬之心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玻璃展柜里的泛黄文件、复原会场里的旧木桌椅、墙上定格历史的黑白照片,瞬间将我带入百年前的激荡岁月。在展区中,“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标语虽历经沧桑仍饱含力量,仿佛能听见先辈们低声讨论革命道路的坚定。

这些红色地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信仰的灯塔。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刻明白今日的国泰民安,是无数先辈用热血换来的。未来我会以先辈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

 趁春光正好,赴一场红色之约!走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文稿:王雨仙 
审核:梁雅平

 排版:张九紫 张乐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