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外国语学院直属党支部以党小组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师生线上观看了2025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6讲《以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旨在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相关重要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明晰时代责任,大家纷纷交流发言。
张超军同志表示,本期微党课由华中科技大学等四所高校师生党员共同讲授,围绕“社会协同力”这一关键词,系统展示了高校与政府、企业、家庭及社会组织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微党课中,“大教育观”的理念贯穿始终,强调教育不仅是校园内部的事务,更需全社会的资源汇聚与制度配套,深刻体会到协同合力的巨大潜能。

马维莲同志表示,观看了《以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微党课,深受启发。建设教育强国,绝非教育系统“单打独斗”所能实现,它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结合点,必须主动打开“校门”,积极构建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多元主体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格局。这要求我们打破壁垒,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的强大合力。唯有如此,才能汇聚起最磅礴的力量,将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支撑。

王钰同志表示,观看2025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六讲,深刻认识到社会协同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力量。教育强国非一日之功,需政府、高校、企业、家庭等多元主体同向发力。作为中共预备党员,深感使命在肩,既要立足专业学习,锤炼过硬本领,也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在志愿服务、校地合作中践行协同理念。未来,将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做协同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本次微党课学习,不仅让外国语学院直属党支部师生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激发了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未来,外国语学院将围绕微党课精神,开展系列专题研讨与实践活动,推动协同育人理念落地生根,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国际化人才筑牢根基。
文稿:潘苹
审核:胡海燕
